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九 侈九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别教中二先引。
第九卷凡夫佛性如牛新生血乳未别声闻佛性如清净乳支佛如酪菩萨如生熟酥佛如醍醐此譬别教五位。
○次释。
乳譬无明血譬四住凡夫具此故言杂血十住已断四住之血与二乘齐故言声闻如乳十住后心理明智利类支佛侵习故言如酪十行破尘沙如生酥十回向破界外尘沙如熟酥故言菩萨如生熟酥登地破无明显佛性得一身无量身百佛世界八相作佛故言佛如醍醐。
○次圆教中二先引。
二十五云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
○次释释中二先释。
牛喻凡夫草喻八正能修八正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譬圆教行大直道观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可灭。
○次圆信下辨异中三法譬合。
圆信圆行不由历别于一生中即入初住得见佛性如牛食忍草不历四味草出醍醐故知圆教意也忍草譬境妙牛譬智妙食者譬行妙出醍醐譬位妙此圆意也牛食余草血乳转变历四味已方成醍醐余方便教境智行位皆粗意也。
可见。
○次明引经意中前引三教者意明教教皆有醍醐醍醐不同故明所以于中又三先说意次示四教醍醐位别三前两下判。
前四譬即有四处明醍醐四教明佛智各异俱既称佛同指佛智以为醍醐。
初如文。
○次文二先示四教。
藏通二佛不明中道但取果头佛二谛智为醍醐别教登地破无明即能作佛以中道理智为醍醐圆教初住得中道智亦称为醍醐。
○次璎珞下引证圆教。
璎珞云顿悟世尊即此初住智为醍醐也。
○三判中二先判。
前两醍醐是权非实故有教而无人别教醍醐名权理实圆教醍醐名理俱实。
○次以是下结判。
以是义故前三位五味皆粗圆教一味皆妙。
○次不定秘密者以此两教义理相滥若顺五时为次第者名不定意若不堪显露教中为次第者须秘密说若别明者已如前文第一卷中今不烦文故相兼说于中又二初先列五味。
第二十七卷云譬如有人置毒乳中则能杀人乃至醍醐亦能杀人。
○次释释中二先标。
此譬两用。
○次一通下释中两意先举两意。
一通约渐顿明不定教处处皆得见佛性也二约行不定。
○次释中教行两意相修而释历顿渐教故义之如教一一教中随行浅深毒发不定复名约行深得此意可与论斯教行显密不定之相一科之文兼含意广明过去虽闻若不探??当时入位随闻远近多少生熟行之浅深故藉今生重闻方发于中先通释两意。
行人心行譬之如乳实相智譬之以毒毒有殒命之能此智有破无明之力久远劫来说实相毒置于凡夫心乳毒慧开发不可为定或于初味发或于后味发不得次第往判故言置毒乳中乃至醍醐遍五味中悉有杀义。
○次若众生下正明发相又二初正明发相次若有行人下判二妙。
若众生始于凡地得闻华严即便见理入佛慧者此是血乳杀人若先得十住今华严得悟即是酪中杀人十行悟者是生酥杀人十回向悟者是熟酥杀人诸地更悟是醍醐中杀人若过去先是圆教中假名相似之位今闻华严得悟者亦是乳中杀人亦是酪生熟等酥中杀人若先是诸住诸行等位今更闻华严得增道损生即是于醍醐中杀人(云云)若历三藏教中凡夫及方便位及菩萨位闻三藏教于中即能密见中道即是乳中杀人若四果位密见中道即是酪中杀人显露教中无此事也若通教中凡夫及三乘方便位若闻通教密见佛性即是乳中杀人若入位者秘密而去即是酪中杀人若菩萨道种智中去即是生酥杀人九地中去即是熟酥杀人十地中去即是醍醐中杀人通教声闻但有秘密中杀人无显露不定杀也若历别教中十信闻教去即是乳中杀人三十心中去即是酪杀人生酥熟酥等杀人登地去即是醍醐杀人也若圆教中发始闻经即破无明见佛性是乳中杀人六根清净去是酪生熟酥等杀人若初住去是醍醐杀人。
初文具历顿渐以明发相初华严次四教所以不云方等般若者部总教别总别互摄别义易明故且依之以诸教中具五味故故得约之于圆教中前文不引五味今为明不定须约位列之又前两教二乘之人以法华前无发心义虽复不定此人必须来至法华故法华前教须明秘密。
○次判二妙中二先进入。
若有行人历诸教四譬五味过已方得入圆教醍醐中杀人者此是破三显一相形待为妙。
○次按位中复引文。
若置毒乳中味味悉杀人者此是开权显实于一切法中即见中道故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不须更改途易辙而求真实即粗见妙故以置毒为喻。
(○应指进入按位两文皆可见)。
可见。
○次以法华意结归为三初明诸经不具。
诸经悉有秘密置毒之妙而未有显露历味入妙亦无显露决粗即妙。
○次明法华方具。
至此法华方有二意同乘宝乘皆开佛知见显露事彰是故独称为妙其意在此。
○三次第下释二妙相。
次第入妙开粗即妙各有两意按位开入有增进开入若言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得近无上道即是按位显妙增道损生即是升进入妙故法华独称妙也。
次第入者谓法华前转成熟酥开粗入者谓法华会随位即妙菩萨容有二乘的无各有二意准例可知。
○次大章第十明妙位始终中二初略叙来意次正释初文三初明无差。
十明妙位始终者真如法中无诠次无一地二地法性平等常自寂然岂应分别初后始终。
○次良由下明有差。
良由平等大慧观于法界无有若干能破若干无明显出无若干智慧。
○三约此下明无差而差差而不差及不二相。
约此智慧无始而始即是初阿无终而终即是后茶无中而论中即是四十心虽复差别则无差别故名不思议位也。
○次引文正释中二初引方便品次引分别功德品初文又二初正明次如此下明所乘不同初又二初引似位之始终次明真位之始终初文又二先引文次释初引文中二先举不知。
如下文云声闻缘觉如竹林新发不退菩萨等皆不能知。
○次正明能知即似位始终五品始六根终。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次释)。
声闻缘觉所不能知此简三藏通教两种二乘也三藏菩萨缘真不及声闻声闻尚不知此菩萨那得知通教菩萨入真之智与二乘不殊二乘不知彼菩萨亦不知今标二乘不知两处菩萨亦不能测发心不知即指别教十信不退不能知即指别教三十心十住位不退十行行不退十回向念不退此三不退皆不能知三藏中不退尚不及二乘通教中不退止等二乘二乘不知岂重举菩萨今标发心不退者则拟别教中人也信力者是假名位坚固者是铁轮位如此等位闻经即解故得为妙似位之始也。
释中亦且释不知等除其所知以显不知是故所除即似位也。
○次初开下真位始终。
初开佛知见乘是宝乘游于东方即是真位之始也三方是中位直至道场过茶无字可说即是终位也。
○次明所乘中二先所乘不同次所行不同初文四初略标。
如此诸位乘何等乘。
○次乘有下释。
乘有三种谓教行证。
○三若言下释乘所至不同。
若言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住有二义一取证故住即通教意也二所乘极故住即别圆意也。
○四初心下正明圆乘三相不同五品乘教至六根六根乘行至初住初住乘证至妙觉初初心下前标我圆教下结下二亦尔。
初心冯教所诠信教立行得出三界无明未破未有所证故不见真但乘教乘来至此耳我圆教中其谁是耶谓五品弟子能善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即其人也教乘既息证乘未及以似解慧进修众行则以行为乘从方便三界中出到初住萨婆若中住我圆教中其谁是耶谓十信心六根净者即其人也初住乃至等觉更增道损生者此以证为乘从因缘三界乃至无后三界中出到妙觉中过茶无字可说故言到萨婆若中住前来诸乘犹有上法不得称住茶无上法是故言住住无住处即妙位之终。
复次别教十住破见思是行三百由旬十行破尘沙为四百十回向伏无明为五百十地断无明此分见中道即为宝所也圆教六根清净时是行四百破无明入初住是行五百二乘闻经破无明惑开佛知见得记作佛者即是决了诸粗位过五百由旬来入初住即是妙位之始得于证乘游于东方也若至本门中增道损生更乘证乘游于南方是进入十行位也西方是进入十回向北方是进入十地也。
次复次下明所行不同者复举别教以明未终次圆教中有本迹二门共方始终以迹门中但入初住故也本门方至余一生在故。
○又如下引分别品委明始终又二初正引次将前下略指前文。
又如文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人得无生法忍即是十住复千倍菩萨得闻持陀罗尼即十行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得乐说辩才即十回向复有一世界微尘数得旋陀罗尼即初地三千大千微尘得不退即二地二千国土微尘能转清净法轮即三地小千国土微尘八生当得菩提即四地七生当得即五地六生当得即六地五生当得即七地四生当得即八地三生当得即九地二生当得即十地一生当得即等觉过此一生即是过茶无字即是妙觉地妙位之终也。
经中所列从八至四今具列之。
将前列位中引法华经文入此中共作一科者即不烦也。
次文言将前列位中引法华等者指此卷初十门释圆位中第二明位数门广引此经分别功德品等文是也。
○五三法妙中二初来意释名次正释初文二初正明来意。
第五三法妙者斯乃妙位所住之法也。
○次言三下释名。
言三法者即三轨也轨名轨范还是三法可轨范耳。
○次正释中二初列章。
此即七意一总明三轨二历别明三轨三判粗妙四开粗显妙五明始终六类三法七悉檀料简。
○次解释释中文自为七七章次第者初言总者谓唯一妙无复差别机宜不纯开总出别即约教也教门不同次判粗妙判意在开开已纯妙妙必始终妙轨遍摄故有类通总以悉檀料简诸意初文总者为五初标列。
一总明三轨者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
○次结意。
名虽有三只是一大乘法也。
○三经曰下引教释意。
经曰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此三不定三三而论一一不定一一而论三不可思议不并不别伊字天目。
○四故大经下引证解释。
故大经云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众生悉一乘故此语第一义谛非一者如是数法故此语如来藏非一非非一数非数法不决定故此语第一义空而皆称亦者郑重也只是一法亦名三耳故不可单取不可复取不纵不横而三而一。
○五前明下摄前四妙又二先摄同。
前明诸谛若开若合若粗若妙等已是真性轨相也前明诸智若开若合若粗若妙是观照轨相也前明诸行若开若合若粗若妙已是资成轨相也前明诸位只是修此三法所证之果耳。
○次若然下释疑又二先疑。
若然何以重说。
○次重说下释释又二先大师次章安初大师释文自三义。
重说有三义一者前境智行是因中所乘之三轨今明乘是大乘已至道场证果所住之三轨也。
二者前作境智等名别说今作法名合说。
○第三义中三先略述本末。
三者前直尔散说不论本末今远论其本即是性德三轨亦名如来之藏极论其末即是修德三轨亦名秘密藏本末含藏一切诸法。
○次从性下历位。
从性德之三法起名字之三法因名字之三法修观行之三法因观行之三法发相似之三法乃至分证之三法究竟之三法。
○三自成下总结。
自成三法化他三法为是义故宜应重说也。
自成者自从因以至果化他者位位有之。
○次私谓下章安释言一句即三句等者又二先释次此诸下结意。
私谓一句即三句三句即一句名圆佛乘记中既从如来藏一句出诸方便此乃别判例应通开非一者数法故指此为如来藏开出三藏中三乘事相方便非一非非一不决定故指此一句为第一义空开出通教三人即事而真亦一者一切众生悉一乘故指此一句为第一义谛开出别教独菩萨乘。
初文者前文大师自释云三不定三三而论一等今出私解重牒前意称赞前义名圆佛乘异于偏教菩萨乘也言记中者指大师释是章安记却指下文历别三法藏即是事从事出事之文也私谓乃是再治定时方有此语记中已有故得却指下文记中方便诸乘既并从于藏句开出故云别也此私释中三句各出一方便乘故云通也。
此诸方便悉从圆出故经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此义也。
次结意中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者此有通别若以道场思方便时分别说三是则别指三藏三乘从顿已后赴鹿苑说若通论者诸渐皆从圆顿开出即是从顿开藏通别今此三句皆属于圆故云从圆开出也。
○次别三法者为二先总明开合次约教别明初总中为二先总论开合大意。
二历别明三法者先须识如来开合方便然后乃解总揽三法为一大乘也。
○次佛从下别开出方便乘又六先徴次如大经下引经示相三何者下释其开相四又依经下引证五例下引例六以是下结意。
佛从何法开诸权乘。
如大经明佛性非一如是数法说三乘故当知诸乘数法为如来藏所摄佛于此藏开出声闻缘觉及诸菩萨通别等乘。
何者诸乘既是方便如来藏又是事从事出方便故言诸权为如来藏摄耳。
前三如文。
○四引证中二初引经证者福是事法故事属藏斥同有为。
又依经故大经云声闻僧者名有为僧又云六波罗蜜福德庄严。
○次引定力者验是福德。
又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当知定力即是福德福德只是有为胜鬘称为有漏。
以诸权乘从藏开出故二乘之人即是有为。
○五例中二先举能例。
例如界内见思未破为有起作故名有为取理不当故名有漏非智慧法故名福德。
○次今以下所例。
今以下望上亦应如是二乘未破变易犹是有为无明未脱故言有漏非中道智故名福德。
此引界内意以例界外验二乘人是有为等故云以下例上既非中道名为福德别教地前并未见中故知并从藏中开出。
○六以是下结中二先正结释次例结。
以是故知方便诸乘悉为资成所摄皆从大乘一句偏出非究竟法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此意也。
初正结如前。
亦是于一佛乘分别说五亦是分别说七亦是分别说九若依此释如来藏句开出种种方便诸权乘法也。
次亦是下例结中云分别说五等者前三乘上更加人天离两二乘为七离三菩萨为九谓藏通别三菩萨也若止观中明方便乘九念处者即除人天开别地前三十心位以为三人以人天乘无念处故若言九人生方便土者除六度菩萨加圆六根三藏菩萨不断惑故圆教六根未生实报又九种医九种土等九名虽同九义各别。
(△次约教别明)。
○次约教中初标。
次历四教各论三法者。
○次释释中自四初三藏中二先明三乘三轨。
三藏中以无为智慧名观照轨正为乘体助道成乘具名资成轨正助之乘断惑入真真是真性轨教来诠此故以教为乘也缘觉亦尔菩萨以无常观为观照功德肥为资成坐道场断结见真为真性。
○次此教下明教意。
此教诠真乘是教乘从三界中出到萨婆若中住言教已尽故无教乘真不能运故证非乘故有索车之意(云云)。
于中明所诠所至兴废真不能运是所诠故所以索车言真不能运者藏通二乘证偏真理当教理极故不名运运是载义亦名为远易云日月运行谓动也说文云陆载曰运小果既极故非运义言索车者长者先于火宅门外许诸子云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既非本有故云造作诸子出已不见果车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即索义也下文广明三乘索义(云云)下文别教中不云索者据后证道仍是实乘故不须索若据教道通皆须索故云不退菩萨亦不能知。
○次通教中亦二先明三轨中不分三乘异者大同小异故不须分。
二通教以真性轨为乘体何以故即色是空事中有理此理即真故为乘体以即空慧为观照众行为资成。
○次此教下明教意。
此教诠真乘是教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菩萨出三界已用行为乘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乃至道场乃可名住亦是有教无人无谁住者亦是教谢证寂无复运义亦有索车之意(云云)。
具如三藏寻之。
○次明别教中三先正明三轨次引摄大乘辨非三若能下结示初文二先正明。
三明别教三法者以缘修观照为乘体诸行是资成以此二法为缘修智慧慧能破惑显理理不能破惑理若破惑一切众生悉具理性何故不破若得此慧则能破惑故用智为乘体。
○次引证解释。
故大经云无为无漏名菩萨僧即是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智慧名智慧庄严以此智慧运通十地故为乘体。
(△次引摄大乘辨非)。
○次文者先列释。
然摄大乘明三种乘理乘随乘得乘理者即是道前真如随者即是观真如慧随顺于境得者一切行愿熏习熏无分别智契无分别境与真如相应。
○次又二初总。
此三意一往乃同于三轨而前后未融。
○次何者下别又为六初明不融之相次是则下判三元夫下明教意四此语下令家诫示五又阿??下重斥判六若执下诫劝。
何者九识是道后真如真如无事智行根本种子皆在黎耶识中熏习成就得无分别智光成真实性。
是则理乘本有随得今有道后真如方能化物此岂非纵义若三乘悉为黎耶所摄又是横义又滥冥初生觉既纵既横与真伊相乖。
初二可知。
○三元夫去至一途等者破别教教道及明立教道之意于中先叙诸经论意次明龙树意同。
元夫如来初出便欲说实为不堪者先以无常遣倒次用空净荡着次用历别起心然后方明常乐我净龙树作论申佛此意以不可得空洗荡封着习应一切法空是名与般若相应此空岂不空于无明无明若空种子安在净诸法已点空说法结四句相。
并先用空遣荡相着后方分别历别法门当知前空亦空无明无明尚空岂存诸计无没含藏种子耶又此文中从先以无常去至于四德此寄如来渐教示离执之方此寄渐文兼具两意一约酪等四时二约藏等四教细类上下亦应可见从净诸法已去正示灭后说法之人亦应先荡诸相着已后还用于自他四句为他说法。
○四今家诫示中云如除病去重更举喻。
此语虚玄亦无住着如病除已乃可进食食亦消化。
○从那得去责其计者。
那得发头据阿黎耶出一切法。
汝未遣着何得妄计阿??耶识出一切法。
○从本之去判其有惑。
本之见慢全自未降封此新文若长冰添水。
故惑犹存新惑更重。
○从故知去判属界外仍非界外通方法门故云一途。
故知彼论非逗末代重着众生乃是界外一途法门耳。
于彼界外尚是一途何得界内博地执诤。
(△五重斥判)。
又阿黎耶若具一切法者那得不具道后真如若言具者那言真如非第八识恐此犹是方便从如来藏中开出耳。
若执方便巨妨真实若是实者执之又成语见多含儿苏恐将夭命(云云)。
六诫劝中云语见者依教语而起见不入真道又云多含儿酥等者大经第四四相品云有一女人乳养婴儿来诣佛所有所顾念心自思惟在一面坐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汝以爱念多唅儿酥不知筹量消与不消尔时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知我心惟愿世尊为我少说我于今朝多唅儿酥恐将不消佛言汝儿所食寻即消化更增寿命女人闻已心大欢喜?云凡养婴儿唅酥伤多尚恐夭命况复余食女人譬慈婴儿譬信乳养譬闻法唅酥譬赞叹生喜喜多尚妨于道况复痴怒今以酥多譬生语见故与喜贪义同依实起见尚损慧命况于偏乘而生取着故大经第八云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服消成甘露不消成毒药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成毒药。
若能善解破立之意于诸经论净无滞着也。
○次明圆教中二先正释次是名下结成乘意初文又三先略释三法次若迷下明三障三法身下辨体用初文又二初释次三法下融通。
四明圆教三法者以真性轨为乘体不伪名真不改名性即正因常住诸佛所师谓此法也一切众生亦悉一乘众生即涅槃相不可复灭涅槃即生死无灭不生故大品云是乘不动不出即此乘也观照者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即是第一义空资成者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具即如来藏。
初文中言圆乘体者皆须从初因以至于果因果所取名为乘体前之二教虽即同有真性观照能照所照但依权理别教教道又以地前缘修方便而为乘体故前三教所明乘体皆不至极未极息教是故索车圆教乘体从始至终而非始终是故达到乘义犹在故以真性始终不动而为车体故此车体非运而运。
○次融通中三法譬合。
三法不一异如点如意珠中论光论宝光宝不与珠一不与珠异不纵不横三法亦如是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不可思议之三法也。
○次若迷下明三障障于三法于中又四初正明三障以障三轨。
若迷此三法即成三障一者界内界外尘沙障如来藏二者通别见思障第一义空三者根本无明障第一义理。
○次若即下明破障显轨。
若即尘沙障达无量法门者即资成轨得显若即见思障达第一义空者观照轨得显若即无明障达第一义谛者真性轨得显。
○三真性下结显三轨以成三德。
真性轨得显名为法身观照得显名为般若资成得显名为解脱。
○四此两下结成能严所严。
此两即是定慧庄严庄严法身。
○三辨大车体用中二先法。
法身是乘体定慧是众具。
○次引譬证。
下文云其车高广众宝庄校。
(△次结成乘意)。
○次结教意中二先以人显所乘。
是名圆教行人所乘之乘到萨婆若过茶无字可说。
○次无字下明乘之所至于中又二先立疑徴起。
无字可说亦应无乘可运。
○次若自下释疑又二先以运义释乘次复次下有运不运释乘初文又二先略释。
若自行运毕乘义则休若权化未毕运他不休。
○次故文云下引证又三法譬合。
故文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即其义也譬如御者运车达到犹名为车果乘亦尔犹名为运。
(△次有运不运释乘)。
○次文者又二初略立。
复次何必一向以运义释乘。
○次融通又二先融通。
若取真性不动不出则非运非不运若取观照资成能动能出则名为运秪动出即不动出即不动出是动出即用而论体动出是不动出即体而论用即不动出是动出体用不二而二耳。
○次引例释前圆乘不二。
例如转不转皆阿鞞跋致动不动皆是毗尼以是义故发趣不发趣皆名为乘也(云云)。
言转不转皆跋致者大论七十七发趣品云转二乘心入菩萨位第一义中一相尚无故无所转无菩萨位此约三乘理性不当转与不转今亦约理而为体用理体无退故皆跋致动不动皆毗尼者人天毗尼名为不动无漏毗尼名之为动虽世出世皆名毗尼若约理论无动不动故约理性无非毗尼皆具足有一心十戒故也故圆教乘无发不发皆名为乘然此四教各具三轨非但深浅不同亦乃乘体诚异以诸乘体不同故也所以藏别两教咸以智慧为体通圆两教咸以真性为体者良以体为所乘未可暂废以藏别真性果满方成傥指体在当以何为运若用观照则从始至终故通圆居因即事论性即事之性果位乃穷是故两教真为乘体又前之两教通虽稍优并不知常置而不说别虽同证教道全权故苦破之令同证道圆虽理极尚有始终恐世滥行故须委辨是故广以因果自他类例等释乘义不息方名实乘若得此意别显一科义犹指掌如迷此者自行何依秃乘虽阙庄校车体犹存忽昧斯旨乘何而去能乘所至一切都废是则以火宅为宝渚必为所烧指烦惑为能乘义须倾覆。
○三判粗妙中二先约四教次约五味先约四教中二即三粗一妙前三为三初三藏中为四初明三相次既是下明教意三不见下引证四半字下判决初又二初总明三法。
三明粗妙者三藏于有为福德论三法为乘。
○次四念下明三法所至。
四念处是闻慧乘于教乘到四善根四善根乘于行乘到见谛见谛乘于证乘到无学。
(△次明教意)。
既是权法出三界外以真为证证则不运。
(△三引证)。
不见实乘呜呼自责欲问世尊为失为不失即此意也。
(△四判决)。
半字渐引非究竟义是故三法皆粗也。
言半字者大经第五云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业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罗论力未堪故言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罗论者谓方等典此以理等名方等典非谓生酥调方等。
○次通教中二先明三法次判初文者二先总明。
通教即空慧三法为乘巧余意大同。
○次干慧下明所至。
干慧地乘于教乘性地乘于行乘八人见地乘于证乘。
(△次判)。
此亦偏说是故为粗。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九
音释
唅
(胡绀切音憾哺也)。
版权所有:金刚经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