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功德网

请观音经疏全文

发布时间:2019-06-25 18:00:05作者:金刚经功德网

此经从人法以标名。人是至慈之大士。法是至良之神咒。人有二义。一通二别。别是观音之胜名。通是菩萨之嘉号。别又二义。一能二所。请字。是标能感之群机。观世音三字。是标能应之圣主。法有二义。一用二体。消伏毒害明其力用。陀罗尼明其正体体有二义。此间名为能持能遮。持于三义。遮于二边。用即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也。理者法界无阂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故言从人法以标名焉。经前玄义五重(云云)。名者从人法以为名。灵知寂照法身为体。感应为宗。救危拔苦为用。大乘为教相。名者众经皆有通名别名。此经人法等是别名。经之一字是通名。所以有此通别者。三义往简。一教二行三理。教者。声闻不同诸部名异。异故是别。然同是佛口所说。非余弟子人天所作。是名通约。行者。入道多途非唯一种。观门有异修习亦殊。是故言别。契道之时同归一理。是故论通。理者。理是一法多诸名字。或云真如实际实相。阿黎耶识种种名字。名字既异所以称别。同名一理是故论通。

请观音经疏全文

今就别名复为二。一人二法。人法相成岂得相离。今欲令易解故作两释。先明于人。次明于法。人者即为二。一能请之人。二所请之人。请之一字是标。能请之人即是有机之徒感于菩萨。观世音三字。标所请之人。今明能请有三义。一为自故请。二为他故请。三护正法故请。并出下文。如斯那等是自请。如月盖是为他请。七言偈是护正法请。复次自请是摄善法戒。为他是摄众生戒。护法是摄正法戒。若得意只三请还是一法。何以故。如欲使自身戒定慧明净。即是摄善法。若己定慧净能利益他。即是摄众生界。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知三法是一也。今作三者。随行者意逐其傍正。或时自行为正。余二傍(云云)。自请复为三。一延请。二祈请。三愿请。为他护法。皆具延祈愿三请也。此之三请。只是机感之因。用延祈愿三请。即对三业。延即屈伸俯仰。延致之义。即身业请。祈即发口干求。即口业请。愿即要心处所。即意业请。皆出下文。如五体投地是身业。四行偈明大悲覆一切是口业。一心一意是意业。复次延即是请人。祈是请法。愿是总人法。今就延请又为三。一标心请。二约行请。三约证请。标心者。如域意祈求专诚致请。机成则感大圣也。行请者。如人虽不标心。但其三业无瑕身口纯净。大士自然感应。证请者。如其修念佛三昧现前时。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身业既具此三请。口意亦尔。合有九请。自既有九。为他三业亦有九。护法三业亦有九。三九二十七。足前十二合有三十九请。能请既有三十九。能所合辩即有七十八种也。能请之人即是十法界众生。十界之中九界论请。佛界须料简。第三明所请之人。即是观世音也。此又为二。一通二别。别即观世音三字。通即菩萨两字。亦约此通别明三义。教行理。教者菩萨皆具众德普修万行。为逗物设教各立一名。如文殊以妙德为称。弥勒以慈心为名。此菩萨以观智标号。至论三德妙理。亦不异无缘之慈。一切种智但逗物宜闻。各举一名耳。各举故论别。从初地至后等觉。同是因地故称通约。行者万行皆修趣。举一行为首。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亦如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是故论别。同入无生至理。此处不殊故言通约。理者无相一理。多诸名字。名字各异所以亦异。是故言别。异名异说不离于理。是故言通。今释别名得观世音称者。即为二。一总释二别释。总释又二。一破二立。破者观是能观之智世是所观之境。从境智得名。今问。此境智为当自境故境。自智故智。为当是由境故智。由智故境。为当是境智合故境。境智合故智。为当非境非智故智。非境非智故境。若自境自智。此是自生等。此之四执皆如中论所破。堕在自他四句中。复次有此四见故。具有六十二见。见故是受。受有三受。三受故有三苦。乐受则爱。苦受则恚。不苦不乐则痴。三毒等有名等分。从此四分开出八万四千尘劳。即是集谛。以集故能招感生死。苦报不穷即苦谛自生。见中具六十二见。四分烦恼八万尘劳。苦集流转。余三见亦尔。故经言。众生处处着。即四见所起苦集也。今时人尚不识自中所起苦集。何能破他生共无因等。诸见苦集。以其不识四句中苦集故无道。无道故无灭。故令生死浩然。是故不用第二立者。今所明境智。非自非他共无因等。毕竟空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何境何智之可论。有所依则有所著。若无四执则无所依倚。无所依倚则无受。无受则无集。无集则无苦。问若如是者亦无道灭。答如此破四执之见。故知句句中九十人使。名识病名苦集。于四见无滞阂。名识道知。四见皆是污秽。五阴是见依。色不净不受名为念处。

请观音经疏全文

勤断见增道。名四正勤道品等。又正勤心觉了四执即佛宝。了达法性即法宝。与实相和合即僧宝。如此观时四谛三宝宛然假名。以无所住心。四悉檀意赴物机宜。假设方便而论境智。则有四种。一因缘境智。二假名境智。三四悉檀境智。四不思议境智。因缘者。或从自生他共无因等四种因缘。而明境智故。经言。一切法从缘生也。二假名者。若实者则不可立。以其浮虚不实。假名施设。如破瓶斩首等。但有名字。故云。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无所有故。故名假名境智也。赴缘四悉檀者。法眼明了深识机宜。逐其乐欲便宜对治。第一义而为立名。则以出假名道种智中所明境智。不思议境智者。法界之理。虽无境智之二而论境智。故经言。不思议智境。不思议智照。境智不二不相妨阂。此之四种。欲拟四教所明境智也。今观世音。久袪四执慈悲普被。应物立名而辩四种之号也。故经言。我于三乘亦无志求。欲求声闻(云云)。第二别释者。又为二。一明境二明智。今言境者。即是三谛三境。一因缘俗谛境二真谛境。三中道第一义谛境。此之三境为智所观即为四。一者观因缘观。观俗谛粗事。二者观因缘俗谛粗细。空无所有无非幻化。即是入空观。三者分别俗谛。万物方圆长短四微好丑细事无滞。即是出假观。四者观真俗之实相。是中道第一义谛观。故涅槃云。十二因缘有四种观。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之谓也。但此之四观。终是三谛之境。问俗谛何独开为二观耶。答俗境有粗细故开为二。又问俗有粗细为二观。真亦浅深亦应二观。答俗是事故得为二。真是理。理则无二。是故不开。约此四观。亦明自观化他护法标心行证等观(云云)。次明智者。又为二。初明智义。二通对诸法。今明智义者。观因缘俗是世智。亦名名字智。亦明等智观。因缘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一切智出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道种智。中道观者。亦名一切种智。世智是世间之智。但有名字凡圣通用。但此智不能出生死。菩萨观因缘时。于此观中具行六度慈悲喜舍。来成胜解具一切法。然后坐道场。三十四心断烦恼。如旃延子所明菩萨义。即是三藏境智。观音若观因缘空。不同二乘取证。有善方便虽行于空不住于空。而修万行慈悲喜舍。成满誓愿。从初心断结乃至十地为如佛。即通教境智观音也。若观假名不同通教。但从空出。此中明知空非空破空出假。以四悉檀具修万行。断除尘沙无知之惑。登初地断无明。乃至十地行满。即是别教境智观音也。圆教中道者。不同别教。次第观理断无明。此乃称理之观。理既三谛之境。观亦三智之观。从初至后三谛圆观。初住已能五住圆除。乃至四十二地无明究竟。称为妙觉观音。约此法门圆观三谛故。称圆教境智观音也。第二通对诸法者。此之三智亦对五眼。照俗谛粗报色。名肉眼。照俗谛细报色。名天眼。照真名慧眼。照假中诸道根性有别。一切药病尘沙法门。名法眼。照真俗之实相。名佛眼。此眼观三法是一。而异名开合。四观五眼三智(云云)。此之三智。今合四教。因缘法是三藏教。即空是通教。出假是别教。中道是圆教。如是广类通诸经论。异名法相。皆融会入三智之法。无不收摄(云云)。世者。即是十法界。差别隔异故言世。世是色。色即观。世身四心是意。即观世意。音是机。即观世音一界之中。有自他护法。自中有延祈愿。延中有标心行证等。一界有三十九。十界有三百九十观也。次释通名。言菩萨者。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名道。萨埵名成众生。摩诃言大。释论云。菩萨初发心。誓度于一切。能忍成道事。不动亦不破。是心名萨埵。以菩提是成就众生。道有种种。成因缘道。空道。第一义道。道语则通。通称为菩萨也。又于诸道中又言通别。若直修因缘道。止是人天乘。此道则通。若能起慈悲。誓愿万行庄严是菩萨道。此道则别。

首页123456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读诵

  • 金刚经译文

版权所有:金刚经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