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功德网

星云法师说金刚经

发布时间:2019-07-12 16:32:20作者:金刚经功德网

「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能有这样的心念吗?『我已得阿那含果?』」

「不会的,佛陀!为什么?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二果斯陀含,断除了欲界思惑以后,就永久居住于色界的四禅天,享受天上的福乐,不再来人间,所以才名为不来。所以心中已没有来不来的分别。因此,才称为阿那含。若他尚有证果之念,便是着了不来之相,就不可以称为阿那含。」

「须菩提!阿罗汉能起一种念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

「不会的,佛陀!怎么说呢?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叫做阿罗汉。所谓的阿罗汉是彻悟我、法二空,不再随妄境动念,只是寂然如如,才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罗汉起了我得阿罗汉的念头,那么,就是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等法相对待分别,就不可以称为阿罗汉。

「佛陀!您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亦为罗汉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但我并没有执着我是离欲罗汉的念头。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佛陀就不会称我为阿罗汉,那么,佛陀也不会赞叹我是欢喜修阿兰那行。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

讲话:

从第七分佛陀以「菩提非证得非言说”,破除吾人对佛法二相的执取;贯穿至第八分讲解般若是三世诸佛母,受持读诵者之功德胜三千大千世界珍宝布施;第九分则从胜义谛的立场,大力驳斥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求取。在第九分实相无相四果性空,我用四点来说明。

此分由佛陀问须菩提,小乘行者证得四种果位,能否动念有个证果的我相?展开了对小乘证果的妄心,提出降伏的方法。

一、无惑断无四果证

第九分显现佛陀善护念善付嘱诸菩萨的用心,度生要离相(下化众生),得果也要离相(上求佛道),一切诸相不可住着。

从第一分至第八分,二乘圣人听闻般若空理,已生起回小向大的真心,只是疑惑如何在下化众生时,能心离诸相不住妄想?佛陀以证得四果为喻,拔除二乘圣人离相去妄,无能度所度凡圣差别的法执。《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说:

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计善计恶,可作不可作,善道恶道,白法黑法;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相。

菩提和无明,凡夫和圣贤,在真如法性的晴空,并无好恶美丑的分别。佛陀在此引小入大,令声闻行者入般若性海,也借小喻大,小乘四果应不住果证之妄相,更何况大乘菩萨于游化度众之事业,哪里能住着三乘十贤的阶次地位呢?

《胜天王般若经.法界品》中,佛陀答覆胜天王如何能离诸障惑,心得清净。

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说。何以故?过诸文字,离语境界口境界故。无诸戏论,无此无彼,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观境,无想无相。过二境界,过诸凡夫,离凡境界。过诸魔事,能离障惑,非识所知。住无处所,寂静圣智,从无分别智慧境界。无我我所,求不可得,无取无舍。无染无秽,清净离垢,最胜第一。性常不变,若佛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住。

空性之理,离言文字,智识见闻之垢秽,当我们止息了颠倒的妄想,最胜第一的空理和我们原是形象不离,常伴左右。

南塔光涌禅师初次参访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

「你来做什么?”

「来拜见禅师。”光涌恭敬地回答。

「见到禅师了吗?”

「见到了!”

仰山目光锐利地逼问:

「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我看禅师的样子不像驴马,更不像诸佛。”

「不像是佛,那么又像个什么呢?”

光涌镇静地答道:

「如果有所像,和驴马又有什么分别?”

仰山赞叹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没有人可以打败你,你好好珍重!”

光涌禅师明了,自性头上,本无世间男女,驴马诸佛等凡圣净秽的差别妄相。凡圣两忘,得鱼忘筌,菩萨行道才能于红尘烈火中清凉自在。就如同圜悟克勤禅师所说:

报缘未谢,于人间世上有许多交涉,应须处之,便绰绰然有余裕,始得人生各随缘分。不必厌喧求静,但令中虚外顺,虽在闹市沸汤中,亦恬然安隐。

二、离诤论得三昧味

佛陀在文中赞叹须菩提尊者得「无诤三昧”。什么是「无诤”?即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圣,泯绝差别对待之相。无诤三昧并非每个证得阿罗汉果的人,都具有此修养,而是须菩提尊者深知众生生死不已,皆由心有高下胜负之诤,妄造口业而论议不休。因此发愿生生世世受解空性,心寂静故,平等爱念一切众生。《涅槃经》说: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

须菩提尊者心性调柔清净,随顺众生欲求,不令众生生起嫌恶之心。人际之间的无诤之道,旨在能破我爱、我见的妄相,心住寂静处,才可与人无诤,与世无诤。

《所欲致患经》说,众生因贪爱恣意,彼此忿怒相诤:

贪爱所在,放心恣意,父说子恶,子说父恶;母说女恶,女说母恶;兄说弟恶,弟说兄恶;姊说妹恶,妹说姊恶。家室宗族,转相诽谤,是为贪欲之患。因致勤苦,皆由多求,放心恣意,为欲所溺。

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人人都欢喜和乐无诤,如何于现实生活中获得「无诤三昧”?根本之道,要先从反求诸己,观照心念开始做起。

摄身守意,柔和自安,可以远离诤论之苦,进一步爱护众生,施与无畏,自然于人我相融无碍。

如爱护众生的身命,不加以鞭杖烧煮之痛楚;拔除众生烦恼的痛苦,给予光明的导护;爱语鼓励众生,生起增上善缘的信心;以种种方便摄令众生开悟觉性,能入佛知见。生活中能胸怀三千法界「同体共生”的平等观,我们也能浅尝几分「无诤三昧”的法喜。

《杂宝藏经》有一则婢女与羊相诤的故事,可以令我们对瞋怨相诤的祸害有戒慎警惕的作用。

有一个婢女,负责磨房的工作。每天早上要把主人交代的大麦、黄豆等杂粮研磨成粉。有一只羊常常趁婢女不注意的时候,偷吃豆粉。因此婢女常被主人怀疑研磨的豆粉斗量不足,而被怒叱责打。每次婢女被主人责怪后,就生气拿起竹杖捶打羊,屡次挨打的羊,心中也积集怨恨。

有一天,婢女在生火,羊看见她空手无杖,就用角去触犯她,婢女又气又急,就拿起着火的木柴打羊,羊被火烧痛时,四处翻滚,身上的火苗,焚烧村人、房舍,并且殃及山野。山中有五百只猕猴,走避不及,被火烧死。

羊和婢女相互含瞋怒怨,造成人畜身命俱焚。所谓瞋火一起,烧尽功德树林;诤论一生,刹那飘堕腥风血雨的罗刹鬼国。

佛陀在弟子们发生诤论时,如何开启他们的心智?《杂阿含经》有一则比丘争诵经呗的故事。

有一天大迦叶对佛陀禀报:

「佛陀!有两位比丘,心性刚强,一位是阿难的弟子难荼,一位是目犍连的弟子阿毘浮,两人时起诤论,相互争诵经呗。明日约定一决胜负,比赛谁诵出的经呗最多,谁说的法最胜!”

佛陀立刻派人唤来难荼和阿毘浮,问他们:

「你们有听过我的教诫中,有教导人彼此斗争,分别胜负高低的经义吗?”

「我们不曾听过佛陀有诤论胜负的经义。”

「真正胜利的人,是止息贪瞋痴的迷乱,能勤修戒定慧三学,杀掉六贼造作;能正观五蕴如芭蕉不实,以八正道为指标,证入大般涅槃为寂乐。背诵千章万偈,不明自心,于解脱何益?”

佛陀揭示欲入圣流位,要心能正定,远离人我彼此的诤论。身口意三业的修为,口业最容易布施,不需要有很多的钱财,也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只要口出善语,就如花香,可以使人感染到欢喜和愉悦。我们只要能以佛的四种语言,自然能化解人际的论议和是非。

一、要说清白无染的善语。

二、要说止非息诤的妙语。

三、要说正法善道的实语。

四、要说利益安乐的法语。

佛的善语、妙语、实语、法语,像百花齐放的花园,令众生乐于亲近;更似高山流泉,人人得以热恼冰消。

三、灭习气人中第一

前文已说明有诤之祸,无诤自安的经义,接下来的经文,佛陀赞叹须菩提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什么是「人中第一”?以小乘七贤位中的世第一位,即为人中第一。须菩提已证四果罗汉,不仅是人中第一,在罗汉中也是名列第一。因为有的罗汉我执烦恼已断,但仍有余习未净;有的罗汉因曾为牛,因此吃饭时还有反刍的习气;有的罗汉曾为女身,仍保有揽镜自照的余习。唯有须菩提已灭尽所有余习,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综合此段经文,须菩提具有三种第一:

一、修持无诤三昧第一

二、二乘贤圣果位第一

三、四果罗汉离欲第一

贤圣虽有余习,但已不会再造诸恶业果报,反观我们凡夫心志薄弱,恶多善少,如何令习气之魔力不起,唯有增长菩萨的大行,来对治八万四千魔军。《大方广宝箧经》卷中:

愚痴之力,是为魔力;慧明之力,是菩萨力。

憍慢之力,是为魔力;大智慧力,是菩萨力。

诸邪见力,是为魔力;空无相无作力,是菩萨力。

诸颠倒力,是为魔力;正真谛力,是菩萨力。

我我所力,是为魔力;大慈悲力,是菩萨力。

无生无灭,无有诸行;无生忍力,是菩萨力。

开展我们内在的慧明、慈悲、正见、空性等大力,才能粉碎摧破魔罣的囚禁;也才能洞察世间青黄黑白邪见的沙砾,不被幻影妄相所迷惑。

佛陀如何开导习气未断的弟子?《中阿含经》:

难陀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刚出家不久的难陀,心高气傲,自恃是高贵的刹帝利种姓,及身为佛陀弟弟的优越感,言行倨傲无礼,常和比丘们在语言上时有冲突。

有一天,难陀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脚踩着丝绸光亮的鞋履,双眼涂上缤纷的彩影,手中持着上品的好钵,一身光鲜照人,准备入舍卫城乞食。

当时比丘们见到难陀浮华的装扮,纷纷向佛陀禀告。佛陀立即派遣一位比丘把难陀找来。

佛陀问道:「难陀!你是否常常自傲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心生憍慢,目中无人,常和比丘们言语诤论吗?你为什么要做此鲜艳色彩的装扮,入舍卫城乞食呢?”

难陀低头默然。

佛陀慈悲地再说道:「难陀!你是为成就正道而出家,应该以惭耻为美服,以灭道为喜乐,怎可贪求世间色身的轻、软、香、滑等不实的妄相?要知我们的色身昼夜有九孔流出不净的汁液,唯有寻觅内在和平的人,战胜五蕴的巧贼,才是世间真正第一庄严的人。”

难陀在未调伏心性时,仍有欢喜打扮的习气,我们从凡入圣,其实是一场「内在革命”的战争,从彻头彻尾的洗心革命,迎向显发佛性的真理之战。

现在很多初机学佛者,戒疤未干,律法不明,丛林规矩生疏,不先缩小自己,安于丛林养深积厚,开口便道住山闭关,不知福慧资粮不足,自身德学心性未臻圆熟,佛魔不分,白白空费檀那的信施!真正的闭关要能做到:

一、关闭六根贼。

二、禁足妄想心。

三、正观三毒军。

四、清净身口意。

禅门中有句:「不破本参,不住山。”可见,菩萨因地修行,要先成熟福慧二严,心中已有个消息,才谈闭关住山,不是用此诳惑他人,轻心慢人,欺瞒自己。闭关不是逃避生活的藉口,更不能沦为沽名钓誉的台阶。佛陀时代,有住阿兰若比丘,也有人间游化,热心热力的菩萨比丘。

吾人修行,要能不轻一法,不谤一法,不慢一人,不着一边,内心至诚恭谨八万四千法门,及刹尘一切含识众生。因为任何一法都是入解脱门,任何一人都是未来佛种。如《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肯定人人是未来佛,皆以侍佛的恭敬心待之。唯有灭除凡夫我见的妄想,我们才能平等正观,视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如来佛种。

四、无想念住寂静处

小乘四果的「无诤”、「离欲”都筑基于心无想无念的空性,亦即证得四果的圣人,心无欲无诤,如明潭映月不住万象。泯绝有证果的我相,有能证的果位,如此谓之真正「住阿兰若处”的圣人。

《大集经.贤护分》卷二的〈思维品〉中,提到生死和涅槃的分别:

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诸法不真,思想缘起;所思既灭,能想亦空。贤护当知!诸菩萨等,因此三昧,证大菩提。

诸佛方便设教,不论是大乘十地,声闻四果之名,种种权立如溪河川湖,名称不同,最后尽归大海,咸同一味。一念心无想念分别即一念佛,得一念涅槃乐。我们的心住在哪里?感官的快乐,财富的积集,情爱的满足,名位权势的壮大等等,实现了世间欲乐的追逐和富足,我们的身心得到真正的安稳吗?日日食不知味,夜夜难以安眠,只因为我们陷溺在贪爱的泥坑,痴情的大海,瞋火的山林……

罗汉心无想念,是究竟常乐的法界。综观《金刚经》的经纬,每一分都不断阐释如何管理我们这颗心,获得身心无忧无惧的涅槃生活。《十诵律》卷十八,提出心不乱念,一心睡眠有五善事:

若比丘不乱念,一心睡眠,有五善事。一者无难睡;二者易觉;三者无恶梦;四者睡时善神所护;五者睡觉心易入觉观法。

禅门中,吃饭睡觉是大修行,行者若不摄意正心,白日随业缘流转,痴闇如梦中人;夜里心驰意纷,又随境生忧悲苦乐之情,宛如梦中梦,颠倒渺茫!能够安稳入眠,心不住想念,要有善业的修持。如《大般涅槃经.梵行品》卷十九的偈颂:

身无诸恶业,口离于四过,心无有疑网,乃得安稳眠。

身心无热恼,安住寂静处,获致无上乐,乃得安稳眠。

心无有取着,远离诸怨仇,常和无诤讼,乃得安稳眠。

若不造恶业,心常怀惭愧,信恶有果报,乃得安稳眠。

敬养于父母,不害一生命,不盗他财物,乃得安稳眠。

调伏于诸根,亲近善知识,破坏四魔众,乃得安稳眠。

身心安稳,昼夜不惊不扰,还从吾人清净身口意三业中来!《金刚经》为肯定有个安稳的身心法界,因此完全否定一切住心的妄相。心无想念,心无住着,如何用功办道呢?

道光禅师有一次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

「禅师!您日常用功,是用什么心去修道?”

大珠答道:「我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不解地说:「禅师!您既是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上堂说法,去接引禅徒?”

「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哪里有度众的地方?”

道光不服气地反驳道:「您日日聚众论道,这不是在说法度众?”

「请你不要诬赖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去论道?我眼中看不到有一个人,如何说是度众呢?”

道光更是不平地道:「禅师!您明明上堂说法,接引禅徒,怎可说无?您这样说,不就是打妄语吗?”

大珠气定神闲地答道:「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打妄语呢?”

道光紧接着问:「难道器世间,有情无情的世界,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情,都是假的吗?”

「都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您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淡然地答道:「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第九分的经义,旨在阐发小乘四果无惑可断,无果可证,令行者心无想念,不住凡圣妄心。如百丈禅师所言:

若藏府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人我不起,是纳须弥于芥子中。不起一念贪瞋,是能吸四海水,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于一切境,不惑不乱,不瞋不喜,刮削并当得净洁,是无事人。

人无求就能心中无事,心中无事即是贵人!终日奔走于沸腾名利场中,天然如沧海寰宇,不玷染半分尘影。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

佛陀再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佛陀以前在然灯佛时,有没有得到什么成佛的妙法?」

「没有的,佛陀!因为诸法实相,本来清净具足,没有什么可说,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无法和真如实相相契合。」

佛陀颔首微笑,因为须菩提已领悟了真空无相法的真谛。于是,佛陀接着问道: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土呢?」

「没有的,佛陀!为什么呢?菩萨庄严佛土,只是权设方便,度化众生,若存有庄严清净佛土的心念,便是着相执法,就不是清净心。着相的庄严佛土,便落入世间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庄严佛土。庄严二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权立一个名相而已。」

「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相生起迷恋、执着,也不应该执迷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应该心无所住,令清净自心显露。

「须菩提!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认为如何?他这个身体大不大?」

须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不是无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称这身体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丈量,当然不是世间大小分别所能涵盖的。」

讲话:

第九分已解除小乘行人对四果证得之惑,使之回小向大,知无为法中,证无所证,得无所得。既然四果无得无证,那么佛陀于三大阿僧只劫中因地修行,是否也没有所修所得的法吗?佛果上的依正庄严,难道都是虚无吗?佛陀明白大众有此疑问,因此在第十分针对于成佛授记,庄严佛土等主题,做明确的解答。

经典上记载佛陀因地修行中,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乃至析骨为笔,取血为墨,柝皮为纸,写经流通法音的感人事迹。佛陀累劫内外俱舍,不惜散尽财宝、房舍、车乘、童仆等等,尽大地山河一寸一厘,尽是佛陀布施的证明。

一、成佛授记不着住相

佛陀被授记当得作佛,然灯佛可有授与成佛之法?佛陀是否有所得呢?《大般若经》说:

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取着,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于诸法少有取着,不能从此岸到彼岸。

此岸彼岸相隔不远,凡夫贤圣近在咫尺,只在于不取着诸法,即能横渡生死苦海,登涅槃舟航。佛陀于然灯佛所是否有得?就如同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佛陀要是于法有所得,即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不空,如何成佛有分?以「授记”而言,有二种授记,一是凡夫的授记,即人人本具佛性,个个皆是未来佛种。二是菩萨的授记,即是八地菩萨,已入「无功用行”位,如然灯佛授记善慧菩萨(指释迦牟尼佛)。

佛陀为拔除大众的邪见,以为然灯佛有个神奇的成佛之法传授给他,而佛陀也有获得什么秘密的妙法,心向外求,不肯老实修行,探究本心。佛陀被授记成佛,源于累劫修行,圆成资粮位得来,而非是因为然灯佛的授记才得以成佛。《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

佛言:迦叶!解知烦恼从因缘生,名得菩提。迦叶!云何为解知从因缘所生烦恼?解知是无自性起法,是无生法,如是解知,名得菩提。

真正得到菩提者,彻了菩提不生不灭,圣凡互存,生佛不二,而菩提与烦恼实无自性,从因缘中来,亦从因缘中灭。授记成佛之名,也是诸佛的殷勤婆心,慰谕心性怯弱的众生,为其施设小乘四果,大乘十地,授记成佛等名。就如《法华经》的化城喻,诸佛幻化美妙庄严的城市,令众生心生欣羡,生勇猛心,舍小向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陀以然灯佛无法可授,佛陀无法可得,揩拭众生心地的迷影。

首页123456789101112131415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原文

  • 金刚经读诵

  • 金刚经译文

版权所有:金刚经功德网